首创轴承生命4S管理服务体系

打造舍弗勒FAG/INA轴承第一服务商

首页行业动态 海外反倾销案日渐增多,水泥及熟料出口流向有变

海外反倾销案日渐增多,水泥及熟料出口流向有变

2025年07月30日09:19 

2025年7月,中国台湾对原产于越南的硅酸盐水泥和熟料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税率从13.59%到23.2%不等,该措施自2025年7月28日起正式实施。中国台湾水泥工业协会提出申请后,管理部门于2024年8月启动调查,调查结果认为越南水泥公司存在倾销行为,且对台湾当地生产商造成重大损害。该项反倾销案例再一次说明了水泥行业在国际化市场中面临的贸易争端风险。

一、反倾销案日渐增多,亚洲地区风险相对较高

过去十年当中,全球范围内存在多起针对水泥及熟料的反倾销案例,各国愈发倾向通过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免受它们认为的不正当竞争的影响。水泥工业因其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性质以及广泛存在的区域性产能过剩问题,特别容易受到这种贸易限制措施的影响。

根据中国水泥网大数据研究院统计,2015年至2025年期间,全球范围内共发起了8宗反倾销案例,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2015-2025年期间全球范围内发起的水泥熟料反倾销案例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从发起时间来看,过去十年间有75%的反倾销案例于2020年以后发起,2024年发起的反倾销案例占十年间总数的近4成。由此可见,近几年来,部分地区水泥供需矛盾愈发突出,国际贸易摩擦明显加剧,水泥企业出口业务风险上升。

从发起方和反倾销对象的角度来看,过去十年间有超过6成的反倾销案例由亚洲国家或地区发起,并且这些案例均集中在2022年以后;与此同时,有超过6成的反倾销案例的执行对象为亚洲国家。由此可见,受区域性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亚洲地区贸易失衡的情况正逐步显化,相关市场水泥进出口出现贸易争端的风险加大。

从反倾销案例涉及的产品来看,绝大多数反倾销案例中主要针对的都是普通硅酸盐水泥,仅有极少数案例涉及混合水泥以及白水泥等产品。另外,熟料因其中间产品的属性,有利于降低当地水泥企业的生产成本,往往仅作为对水泥反倾销的附带产品,直接单独针对熟料进出口实施反倾销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总体而言,国际水泥贸易局势呈现风险加剧的特征,尤其是在亚洲地区,针对水泥产品的贸易摩擦日渐频繁,选择更合适的出口目的地以及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成为水泥企业避免贸易争端的重要思路。

网友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