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轴承生命4S管理服务体系

打造舍弗勒FAG/INA轴承第一服务商

首页行业动态 安徽捷越发:海螺集团深植绿色理念推进转型升级

安徽捷越发:海螺集团深植绿色理念推进转型升级

2017年10月13日16:18 

2017年8月,国际水泥评论杂志社(ICR)发布世界水泥六强排行榜,海螺水泥位列第二。中国水泥企业首次入选该榜单,令海螺干部员工和行业同仁欢欣鼓舞。之前中国水泥企业被认为“大而不强”,得不到应有的认可。有业内人士分析,首次入选并夺得“榜眼”,与海螺的产能规模、技术实力,特别是环保责任履行密不可分。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进入“十三五”以来,海螺集团顺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积极践行大企业社会责任,深植绿色理念,加大环保投入,着力节能减排,推进转型升级。

恪守环保红线思维,扩大绿色发展共识。

多年来,海螺集团一直以争做行业标杆激励员工。集团董事长高登榜在公司工作会议上和基层调研时反复强调:环保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事关企业长治久安,坚持绿色发展是海螺应尽的社会责任。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持续加大环保硬件设施投入,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更严的手段,把环保工作抓到实处、抓出实效,确保达标排放,巩固环保管理领先优势。

海螺水泥工厂在规划时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实现与环境和谐统一。池州海螺紧邻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避免不良影响,工厂除保留原有的数十公顷林地,还将皮带长廊由海螺标志性的“红顶”改为绿色,生产线全封闭运行,在20个粉尘排放点安装收尘器、消声器,所有风机使用吸音、隔音材料。公司七条生产线环保投入占总投资的11.58%,远超一般水泥生产线,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环保验收,并被列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走进池州海螺,树木葱郁,飞鸟成群,欧式建筑物掩映在绿色之中,啁啾宛转,静谧详和。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螺集团将环保工作上升到决定企业生存的高度,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等讲话精神,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授课,要求各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牢固树立环保“红线”意识。集团总经理任勇在公司2017年环保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环保工作是企业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各单位要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快推进噪音、粉尘治理等环保技改项目实施进度。

水泥生产通常简称“两磨一烧”,控制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和噪音是环保重点。为解决水泥包装发运环节扬尘,公司集中多专业力量攻关,采用栈台全封闭、增大收尘负压、水泥包风机清灰、增设收尘等技改措施,使现场环境大幅改观。台州海螺今年加大码头管理和扬尘治理改造成效显著,5月份荣获了“浙江省五星级美丽码头”荣誉称号。海螺还委托第三方开展企业自行监测工作,督促下属企业持续改进环保管理。

优化经济技术指标,减排降耗节支增效。

海螺集团在严格控制排放的同时,以精益管理为主线,推进清洁生产,实施节能技改,深入开展对标,能耗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公司运营质量持续提升。

电收尘器是水泥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海螺总结运行管理经验,形成了电除尘器本体、电源体和烟气调质“三位一体”的改造理念,已分三批次,投入1.49亿元,对103套电收尘系统升级改造,对8套进行增容改造,确保了电收尘器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提升,2017年以来海螺水泥以窑连续稳定运行为抓手,以排放限值低于每标准立方米20毫克为改造目标,投资2.5亿元先后对50条生产线窑头电收尘器分批次实施升级改造。

对标管理是补齐生产“短板”的有效方法。公司今年初提出“标准煤耗同比下降1公斤,吨熟料综合电耗、吨水泥粉磨工序电耗同比下降1度”的目标,进一化强化指标和管理对标。与2016年相比,上半年公司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一步改善,吨实物煤耗下降1.92公斤,吨熟料综合电耗下降1.21度,吨粉磨工序电耗下降5.1~6.07度。

网友热评